一、填空
1.中国书法史至少已有          年以上的历史。(3500)
2.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 和          等原始文化时期的陶器上所存留的刻画象形符号,对认识、了解早期文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龙山文化)
3.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学术界公认是商代中后期的          。(甲骨文和金文)
4.汉字的萌芽,可以上溯到距今约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8000)
5.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我们都称其为“          ”。(大篆)
6.中国书法是以         为载体的特有艺术。(汉字)
7.最早把书法作为一种专门学科,纳入艺术和技能之列,开创书法教学先例的朝代是        。(周代)
8.西周厉王时期一件青铜大器上面刻有三百五十个文字是         。(《散氏盘》)
9.          ,西周宣王时期的金文,铭文32 行,497字,为目前所见西周金文中最长的铭文,整体浑穆磅礴,为西周晚期金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毛公鼎》)
10.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的晋系文字最典型的是          ,其风格与同时期的金文不同,强烈的连笔意识、笔画的相互映带反映了篆书书写速度的加快,可视为这一时期“草篆”的典型作品。(《侯马盟书》)
11.        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秦代)  
12.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木简册和山东临沂出土的(    )竹简,是西汉前期的作品。   (《孙膑兵法》)  
13.  隶书早期的称为        ,中期的称为        。(古隶、八分)
14.        朝书家杨雄最早提出“书为心画”的著名观点。(西汉)
15.          是书法史上重要的时期,不仅五体发展齐备,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书法家群体,而且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书法开始从实用走向艺术追求。(汉代)
16. 与“一笔书”相关的两个书法家是东汉的         _和东晋的         。(张芝、王羲之)
17.         是王献之小楷的代表作品。(《洛神赋十三行》)
18.《四山摩崖》是分别指的是     、     、     、     。(尖山、铁山、葛山、冈山)
19.“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是形容南朝书法家          。(羊欣) 
20. “二爨cuan”是指的            和           的楷书碑刻。(《爨宝子碑》、《爨龙颜碑》)   
21. 北朝书法中的明珠是            。(《龙门二十品》)
22.          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代书法墨迹中最古老的来自名家的作品。(《平复帖》)
23.书法史上习惯把北朝的碑版称为          。清代书法家杨守敬认为:魏碑小楷推          与《郑道昭墓志》为冠。(魏碑、《刁遵墓志》)
24.迄今见到的最早而署有书写者姓名的碑刻石是          。 (西狭颂)
25.楷书又称真书、正书,正书之祖是          。(钟繇)
26.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共收录小篆9353个字,不仅分析了字形和偏旁构造,解释字义,而且注明字音,很适用于初学者。(《说文解字》)
27.          被誉为隋碑第一。(龙藏寺碑 ) 
28.          以方笔为主,妍美秀雅,开初唐欧阳询楷书之先河。(《龙藏寺碑》)
29.颜真卿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鲁公三稿”,即         、          、          。(《祭侄文稿》、《告伯父稿》、《争座位稿》) 
30.          的草书艺术丰富了笔法的表现力,直接影响了颜真卿的书法变革,对推动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杰出的贡献。代表作如          。(张旭、《古诗四帖》)
31. 受智永直接影响的书家有           、           等。智果从智永学书,与智永并称为           。(虞世南、智果,“禅林笔圣”)
32.            被誉为隋代墓志中的第一杰作,有评论者认为其开唐钟绍京小楷之先河。(《董美人墓志》)
33. 有“书中仙手”之誉的是唐朝的        。李邕
34.        篆书“运笔如蚕吐丝,骨力如绵裹铁”。 (李阳冰)
35. 虞世南书法对后世影响颇大,其甥          则是继响家业者,墨迹有          传世。(陆柬之,《陆机文赋》)
36.         体现了“柳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神策军碑》)
37.“三宋”是     、     、     。(宋克、宋遂、宋广)
38.           突破了宋明以来研究子学重理的羁绊,有“清初第一写家”之谓。(傅山)                                                                                                                                                                                                                                                                                                                                                                                                                                                                                                                                                                                                                                                                                                                                                                                                                                                                           
39.         所著书论著作《续书谱》,对书法技法、书法审美等书法理论问题都有详细的记载和独到见解。(姜夔)
40.黄庭坚一生创作了许多的行书作品,而其中最负盛名的还是         ,受到后世书家的喜爱和推崇。(《松风阁诗卷》)
41.        是尚意书风的倡导者和主要书家,主张“入古出新”。 (黄庭坚)
42.        在        中说:“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奕也。”赞赏作书要自乐而忘忧。(苏轼、《题笔阵图》)
43.        是赵孟頫小楷的代表作。继承晋唐传统,法度严谨,楷法精绝,峻拔秀美,风骨俊逸。结体妍丽舒展,宽博雍容。笔法劲健圆润,方圆兼施。运笔娴熟自如,从容不迫,偶尔的行书笔意,给人以活泼洒脱而又清劲秀逸的审美享受。(《汉汲黯传》)
44.         书法深入古法研究,又能锐意求新。他的行草书在四家中独具风格,取势欹侧,运笔如飞,自然天真,有飞动之感,奇趣横生。(米芾)
45.书法与中国画紧密结合成为一种时代风尚,源于          。( 元代 )
46.有“北巎南赵”之说,与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南北并雄的是元代书家         。(康里巎巙)
47.从徐渭的书论来看,           是他书学思想的精髓。(活精神)
48.          可视为最早全面师碑并体现碑学主张的典型书家,并具有开派意义,他的作品成为碑派书法创作形成的代表。(邓石如)
49. 康有为的碑学思想集中反映在         中,他第一次使用了        和         这两个概念。(《广艺舟双楫》\“碑学”、“帖学”) 
50.嘉庆、道光时期,碑学兴盛,名家迭出,一改宋、元、明以来帖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给清朝书坛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书法史上称之为         。(书道中兴)
51.          的隶书被朱彝尊称为“古今第一”。 ( 郑簠 )
52.          的书法创作以北碑为主要格调,在书法史上可谓敢为人先,成为清代碑学从理论到实践都统一在北碑上的第一个典型代表。(包世臣)
53.1936年出版《标准草书》的是           。(于佑任)。
54.         洋洋数百言,却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优游自在,一片神机。用笔纵情奔放,如急风骤雨,纯任自然;线条瘦劲圆浑,流畅婉转如春蚓秋蛇,变幻莫测;章法纵横变化,开合有度。(《自叙帖》)
55. 元代书坛的总体特征是               。(复兴晋唐与全面复古)
56. 书法师古开新,在行楷中参入隶法,有六朝造像笔意是著名书画家           。(伊秉绶)
57.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称的是        。(米万钟)
58.        分为执笔、运笔、结字、用墨、临古、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牓书、论古等十二部分。(《论书剩语》)
59.《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的作者是        。(黄自元)
60.秦代通行的字体是 小篆  ,汉代通行的字体是隶书  。
61.索靖的      因共独特的审美风貌和字数之多,成为后世学习章草的优秀范本?( 《月仪帖》 )
62.唐代许多书法家具有博大的襟怀和豪放的激情,成为浪漫书风的杰出代表,其中      最为突出。(张旭)
63.唐代楷书三大家中,      是湖南长沙人。(欧阳询 )
64.初唐四家中,      排名居首。(欧阳询)
65.楷书四大家指的是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66.阮元写出了《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篇文章,何绍基崇尚碑还是帖      。(碑 )
67.唐代草书三杰有贺知章、张旭、怀素,其中影响湖湘书法最大的是    。(张旭)
68.在书法史上,孙过庭的经典之作是      。(书谱 )
69.     是浙江湖州人,为元代书法的领军人物。(赵孟頫) 
70.     砚产于广东肇庆,湖笔产于浙江     。(端砚,湖州)
二、选择
1.关于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正确的顺序是( C )。
A文字图画—金文—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B文字图画—小篆—金文—甲骨文—楷书—隶书
C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D文字图画—甲骨文—金文—隶书—小篆—楷书
2.中国书法史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 B )。
A 4500年       B 3500年      C 2500年      D 2000年
3.历史上青铜器铭文的兴盛时期是( B )。
A殷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4.学术界认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隶标本是( A )
A青川郝家坪木牍(青川木牍)   B侯马盟书    C温县盟书    D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5.东汉后期的书家曹喜开创了一种书法流派,它是( A )
A篆书流派    B隶书流派      C行书流派    D草书流派
6.( C  )是作为篆书的简省字体而自然产生的。
A楷书         B篆书      C隶书        D草书
7.( B )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刻石,被称为“石刻之祖”。 
A大篆         B石鼓文         C金文         D隶书  
8. 秦始皇推行“书同文”作为官方规范规则的统一文字是( C )。
A金文      B籀文      小篆       D隶书  
9.秦代丞相李斯采用新定的小篆颁行天下,作( A )。
A仓颉篇      B媛历篇         C博学篇      D文字志
10. 碑额为隶书“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九字的碑刻是(A )。 
A《石门颂  B《西狭颂》  C《杨淮表记》  D《封龙山颂》  
11.《贺捷表》的作者是( D )。 
A皇象         B索靖      C王献之      D钟繇
12.(  D  )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最完整,字数又最多的汉碑。  
A《曹全碑》   B《乙瑛碑》   C《史晨碑》   D《鲜于璜》
13.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A )。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朝时期  
14.蔡邕在( B )中“夫书肇于自然”的观点,强调了书法艺术源于自然。 
A《笔意赞》     B《九势》  C《非草书》  D《草书势》
15.( C )原文收入《晋书》。探讨了汉字的构成、字形字体的演变,并评论了西晋以前的书法家。  
A《法书要录》 B《历代名画记》 C《四体书势》D《彩笺诗集》
16.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C )。
A《黄州寒食诗帖》     B《祭侄稿》     C《兰亭序》。
17.王羲之的早期作品还保留着隶书痕迹,这件传世作品是( B )。
A兰亭序       B姨母贴        C初月贴       D贺捷表
18.《笔阵图》这一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论著的作者是晋代( C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卫铄
19.洛阳龙门造像中,阳刻的造像是( D )。
A牛橛造像     B姚伯多兄弟造像      C杨大眼造像      D始平公造像
20.开创了以行草入碑典范的是( A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李邕         D褚遂良
21.( A )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部书法艺术资料总集,辑录了从东汉到唐元和年间的书法理论著作。  
A《法书要录》  B《广艺舟双楫》   C《九势》   D《艺舟双楫》
22.李邕书法学习( C )后别开生面,在行楷之间,用笔深厚坚韧。 
A米芾        B苏轼        C王羲之        D颜真卿
23.东汉时的草书法书家张芝被人们称为( A )。
A “草圣”        B“张颠”      C.“书圣”
24.被后人总结归纳为“八诀”、“三十六法”的结构方式的代表书家是唐代的( A )。  
A欧阳询     B薛稷      C颜真卿      D柳公权
25.(  D  )书法以分隶著称当世,有“蔡邕中兴”之誉,是唐代隶书四家之首。 
A 李阳冰       B李季卿      C史惟则      D韩择木  
26. 庾肩吾(  A  )就认定王羲之与张芝钟繇书法为“上之上”品,而王献之书法为“上之中”品。
A《书品》    B《古今书评》    C《论书表》     D《行书状》
27.(  C )被誉为“一笔书”之典范,虽然寥寥二十余字,但上下映带,气脉贯通, 潇洒淋漓,一气呵成,姿态生动,风神毕现,无一点尘俗之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答:A《二谢帖》   B《初月帖》   C《中秋帖》   D《丧乱帖》
28.《自书告身帖》的作者是(  B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米芾       D黄庭坚
29. 有“书中仙手”之誉的是唐朝的( A )。  
A李邕    B虞世南    C褚遂良    D颜真卿  
30.下列作品中属于褚遂良的作品的是( C )。  
A《颜勤礼碑》     B《化度寺碑》   C《倪宽赞》    D《集字圣教序》
31.唐代僧人怀素的《自叙帖》属于( C )。
A小草     B章草     C狂草     D行草
32.“铁画银钩”出自(D)的《用笔论》。 
A薛稷         B颜真卿       C虞世南     D欧阳询
33.点明“凡书通即变”的观点是( B )中的观点。  
A《书小史》    B《论书》     C《书谱》    D《三十六法》
34. 颜体复兴是在哪个年代( B  )。 
A元代       B清代       C明代       D唐代
35. 颜真卿的代表作有 ( C )  
A《晋祠铭》、《温泉铭》、《陋室铭》          
B《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        
C《多宝塔碑》、《勤礼碑》、《麻姑仙坛记》    
D《倪宽赞》、《阴符经》、《雁塔圣教序》
36. 宋《宣和书谱》所评( C ):“字字飞动,回转之妙,宛若有神。” 
A《古诗四帖》   B《洛神赋》    C《自叙帖》   D《胡桃帖》
37. 黄庭坚评赞(A )的书法“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A杨凝式         B米芾          C苏轼         D孙过庭  
38.《六一题跋》体现了(B )“学书为乐”的主张。 
A吴说         B欧阳修         C张即之        D赵孟頫  
39. 下列为王献之行书作品是的( B )
A 《十二月贴》      B《鸭头贴》      
40.( C )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潇洒自如  气势俊迈,风姿翩翩。初起稍显拘谨,愈往后愈加飞动洒脱,神采超然。 
A《苕溪诗帖》 B《兰亭序》C《蜀素帖》  D《李太师贴》
41.《祭侄文稿》是内容与形式完美和谐的典范,故元代的( D )将其列为天下第二行书。  
A赵孟頫      B杨维桢      C康里巎巎        D鲜于枢
42.秦祖永《桐阴论画》评论(C  )行草笔意离奇超妙,深的二王的神髓。
A徐渭      B张瑞图    C黄道周     D倪元璐
43.王献之的《豹奴帖》和王羲之的《吾唯辨辨帖》、《家月帖》中的句子改变成自己风格特征的书家是( B )。  
A颜真卿       B王铎         C赵孟頫        D黄庭坚
44.(D )篇幅不长,但以简洁的语言,分析字形结构,是中国书法史上现存的论述字形结构最早的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八诀》    B《书旨论》     C《指意》      D《心成颂》
45. 宋太宗诏修的《淳化阁帖》,其中五羲之、王献之的作品大约占( C )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全部
46.蔡希综的( A )自述家世及前代书家之书学渊源,并归总于用笔。所论多采用前人旧说。  
A《法书论》    B《六体书论》    C《怀素别传》    D《法书要录》
47.(  C  )集刻的晋唐宋元名人笔迹成《戏鸿堂帖》,在明代集帖中仅次于《玉烟堂帖》。 A赵孟頫 B邢侗 C董其昌 D徐渭
48.被袁宏道称为“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的是( A )
A徐渭      B傅山        C张瑞图        D王铎
49. “瘦金体”的创作者是( A )
A 宋徽宗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50. 明( D )曾说过:“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形象地说明了王羲之与李邕书法的差别。  
A黄道周        B倪元璐        C陈铎        D董其昌
51.(D )继承了邓石如的篆法,比邓石如的篆书更加妍美飘逸,线条变化更多,笔画也更丰富。  
A赵之谦       B金农       C郑板桥      D吴熙载
52.“明末三家”是指黄道周、(  B )和王铎。  
A董其昌       B倪元璐     C张瑞图      D徐渭
53.王国维《“流沙坠简”考释》一文认为:“(D)与二爨相近,为今楷之滥觞。” 
A《居延汉简》B《马王堆汉简》C《武威汉简》D《神爵四年简》
54.关于笔墨,( A )认为:“书以笔为质,以墨为文。” 
A刘熙载         B包世臣        C杨维桢       D阮元
55.《艺概》的作者是( B )。  
A康有为       B刘熙载       C陈思       D陶弘景
56.“然拟进一分,则察也进一分,先能察而后能拟,能既精而察益精。”选自( A  )
A包世臣《艺舟双楫》   B张怀瓘《书断》   C卫铄《笔阵图》。
57. 当代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于( B )
A 1949年5月        B 1981年5月         C 1989年11月。
58.唐代书法崇尚法度,( B)提出“间架三十六法”。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柳公权
59.初唐四家中,(C)的楷书带行书笔意。
A、欧阳询 B、虞世南  C、褚遂良 D、薛稷
60.晚清时期,(B)在颜书之外,将隶书融入楷书,同时加上北碑的金石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行草书成就最高。
A、吴熙载 B、何绍基 C、徐三庚
 
以上试题仅供参考!